农村宅基地能否过户,涉及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问题,需要逐一解释说明。
首先,宅基地的性质是一个农村居民家庭的生活、生产和生态功能的场所。因此,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属于宅基地使用权人,只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也就是说,宅基地不能过户,只能通过继承、赠与等方式转移宅基地使用权。
但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使用作出了新的规定。例如,2019年发布的《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可以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赠与、转让等,但必须符合农村集体土地的规划安排和国家土地法律法规的要求,并通过公示、公告、备案等程序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此外,2019年5月发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也明确规定,在宅基地上可以经营小规模经济活动,包括种植、养殖、休闲旅游等,依法依规从事经济活动并通过审核认定后,可以取得宅基地经营权,享有宅基地经营收益,这也就意味着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进行流转。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宅基地使用权转让还是宅基地经营权流转,都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规定,且申请人必须是符合条件的,经过审批批准后才能转让和流转。
总之,农村宅基地目前不能直接过户,但可以通过继承、赠与等方式进行所有权转移;同时,2021年内的政策法规也允许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和宅基地经营权的认定。但是,在进行任何宅基地权益转移前,必须仔细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和认可,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