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指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管理权,主要包括子女的生活抚养、教育、医疗等方面。在家庭关系中,由于离婚或其他原因,抚养权往往成为争议焦点。以下是与抚养权相关的几个法律知识:
1. 抚养权归属原则
抚养权归属原则是指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应归给父母双方中哪一方或两位父母共同行使。我国家庭法规定,抚养权首先由父母共同行使;如自愿协商确定由一方行使,应报送人民法院审批;如果双方无法协商,则由法院判决。
2. 抚养费
当父母离婚或分居后,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开销需要由父母双方承担,其中一方若行使抚养权,则另一方应支付抚养费。抚养费的数额应根据未成年子女的年龄、教育程度、生活需求和父母的经济能力等因素进行协商,如协商不成,则由法院判决。
3. 抚养权变更
在未成年子女生活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变更抚养人时,应提出变更抚养人的申请,由人民法院审理决定。如变更抚养人的原因不符合法定要求,或者原抚养人不同意变更,人民法院则不予变更。
4. 抚养权失去和恢复
如抚养人对未成年子女实施虐待、遗弃等恶劣行为,人民法院可以依据法定程序,撤销抚养权。抚养权失去后,如依法不再行使撤销的原因,可以申请恢复抚养权。
总的来说,抚养权是保障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措施。在处理抚养权问题时,应遵循现有的法律法规,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或寻求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