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在集体土地上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或村庄民主自治组织依法依规取得的住宅用地,是农村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场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的一部分。从法律上来看,农村宅基地确权后居民有权盖房。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农村住宅建筑应当依据规划,具备安全、卫生、舒适、环保等基本条件,农村宅基地确权后,在规划范围内,可以依法建造符合规划的住宅和附属建筑。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居民有自愿用于住宅、生产性建筑等合法用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个人在宅基地上建房属于土地的合法用途,因此可以在确权的宅基地上建房。
但是,农村宅基地确权后建房还需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例如,需要考虑环保、消防等安全要求,遵循法定建筑面积等要求。同时,对于已经确权但未建房的宅基地,需要注意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如居住条件五项标准、宅基地使用期限等规定,以便依法依规使用和管理。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确权后可以盖房,但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确保建筑的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并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