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侵占国家或公共财产的行为,无疑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定罪量刑应该遵循刑法相关规定,并考虑个案的情况。下面是一些可能会影响定罪量刑的因素。
1.挪用的数额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达到10万元及以上者应当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数额的大小对定罪的刑种和刑罚的重轻有一定的影响。
2.挪用的目的和手段
挪用公款的目的和手段也会影响定罪量刑。比如,挪用公款可能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也可能是为了公共利益,比如进行实施民生建设、救灾救济等。如果挪用公款是为了个人私利,那么定罪判刑的力度可能会更重。
3.挪用的时间和情节
挪用公款发生的时间和情节也会影响定罪量刑。如果挪用公款是在国家特别需要这些资金的时候发生的,那么定罪判刑的力度可能会更重。
4.是否主动退还挪用的财物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主动退还了挪用的财物,说明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有悔改之心。在定罪量刑时,这种行为会减轻其罪责和判刑的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罪的定罪量刑应该以刑法的规定为准,但也要考虑案情中其他可能的细节,以合理、公正的方式进行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