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可撤销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一方单方面的不同意或者反悔,更多的是因为在签订协议前双方未能充分了解情况或者达成协议时出现了违法或者不合理的情况,使得协议本身存在缺陷或者被迫签订。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几种情况下拆迁协议可以撤销:
1. 双方当事人或者一方当事人退出的情况。拆迁协议需要经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才能签订,如果其中任意一方在协议签订后改变主意或者不满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退出协议,包括告知对方,书面通知,甚至起诉等方式。
2. 协议签订时的虚假情况。如果拆迁协议签订时一方当事人存在诈骗、欺诈、隐瞒等行为,导致协议本身存在重大缺陷,就可以撤销一方或者双方签订的协议。例如,在签订协议前对当事人进行肆意恐吓、威胁、利诱等行为,都是违法的行为,一旦发现可以要求撤销协议。
3. 协议包含的条款违法或者不合理。拆迁协议中的条款需要合法、公正、合理才能生效,如果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或者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条款不合理,一方或者双方可以要求撤销协议,并予以重新协商。
4. 协议生效前被迫签订。如果拆迁协议签订时,存在一方当事人被强迫签订的情况,也就是违反自愿原则,通过威胁、恐吓等方式强制签订,那么受害方可以随时撤销该协议。
在撤销拆迁协议时,双方应当通过协商或者诉讼等方式处理,确保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