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负责管理国家或地方预算资金的公职人员,将公款用于自己的私人用途,或违规使用、挪转、转移、占用公共资金,造成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损失。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或者侵占罪,一旦定罪,将受到相应的法律惩罚。那么挪用公款多少够拘留呢?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公职人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惩罚情况根据挪用数额的大小而异,一般情况下如下:
1. 挪用数额在1万元-10万元之间的公职人员,将被判处1-3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款。
2. 挪用数额在10万元-100万元之间的公职人员,将被判处3-10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款。
3. 挪用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公职人员,将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款。
这些惩罚情况都是根据挪用数额的大小来判断的,而不是依据公职人员的职位或级别。因此,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职员,只要涉及挪用公款的行为,都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挪用公款属于犯罪行为,对于公职人员来说,不仅有可能失去工作,家庭的幸福,还将承担相当严重的法律责任。因此,公职人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切勿因一时的私欲而选择犯罪,否则将付出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