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基层组织等组织中的负责人或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公款或者其他公共财物任意挪用或者私分的行为。
对于挪用公款罪,其刑期的长短是根据挪用的数额来决定的。挪用公款112万,因为未达到500万元的标准,所以属于比较严重的情节,可以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长期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是,具体刑期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被告人的认罪态度、是否能够积极赔偿损失等,因此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加强对公共财物的管理,完善制度规定,并加强对相关单位和人员的监督,确保公共财物的安全和正确使用。 同时,对于违法挪用公款的行为,应该依法惩处,为打击腐败和维护社会公正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