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住房及其附属用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宅基地条例》规定,农村宅基地是国家保护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项法定权利,宅基地的承包期限一般不少于30年。在这个承包期限内,宅基地承包者可以自主对其进行利用和开发。但是,对于整体对外租赁宅基地来说,是否合法却存在争议。
从现行法律法规上看,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宅基地可以整体对外租赁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只能在家庭承包基础上再进行联合经营,而不能进行其他形式的转让、出租、抵押等。
然而,实际上,农村宅基地整体对外租赁在一些地方已经得到了鼓励和支持。广东省、江苏省等地,政府鼓励统筹利用宅基地资源,通过租赁等方式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到农村生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也有一些农村宅基地承包人通过与租户签订租赁合同来获取额外的收益。
尽管存在争议,但是对于整体对外租赁宅基地是否合法,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实际情况。如果该项租赁行为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政策,宅基地承包人和租户之间签订了合法有效的租赁合同,并且没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相关规定,那么此种租赁行为应该是合法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租赁交易需要符合市场规律,并且确保宅基地承包人的权利和利益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整体对外租赁的合法性有待不断完善和细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租赁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