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是企业中负责财务管理的关键岗位之一,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企业资金的管理,包括收款、付款、记账、结算等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出纳在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规定,不能挪用公款,否则将会被纪检监察部门和公安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出纳挪用公款被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
1. 审计机构发现问题:公司每年都要进行审计,审计机构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准则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财务审计。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会对出纳的财务部门进行检查,对企业资金的流向进行追踪核查。如果出纳存在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审计机构很容易就能够查出问题并上报公司。
2. 内部员工举报:在企业中,很多员工都会关注公司的财务管理情况。如果有内部员工发现了出纳挪用公款的行为,他们可能会直接向公司的纪检监察部门进行举报。通过内部员工的举报,公司可以很快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3. 银行账户异常:出纳挪用公款后,必须要将资金转到自己的个人账户中。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给银行账户带来异常的涨幅或降幅。银行会对账户异常的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则会对账户进行冻结或者调查。
4. 其他方面的控制:公司还会加强对出纳的其他方面控制,比如加强对出纳的人员背景的审查,严格执行签单流程等等,这些都能加强对出纳的监管,从而避免挪用公款的情况的发生。
总之,出纳挪用公款的行为必须得到纪检监察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管和制约。由于挪用公款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除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外,更是将自己送入了司法的漩涡之中。因此,企业员工必须时刻谨记,勤勉尽责,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