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协议离婚监护人可以变更,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
首先,离婚协议中应当规定监护人的身份。如果离婚后监护人希望变更,需要与前配偶协商,达成共识,然后提交法院审批,由法院裁定是否变更监护人。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方式,向法院提出变更监护人的请求。法院会根据孩子的真实需求和利益,对此做出相应的裁决。
其次,变更监护人需要符合一定的法律要求。监护人应当是适宜担任监护人职责,能够维护孩子的利益和权益,并为孩子提供必要的保障和照顾。如果监护人存在滥用职权、虐待孩子等行为,或者无法有效履行监护人职责,法院可能会拒绝变更监护人的请求。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变更监护人涉及到孩子的权益和利益,必须慎重考虑。离婚后监护人的变更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该优先考虑孩子的利益,遵循最有利于孩子的原则。
总之,协议离婚监护人可以变更,但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要求,保护孩子的权益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