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在农业生产、农村居住和生活以及集体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由村民集体或者村民个人依法取得并享有的土地使用权。因此,农村宅基地的继承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农村宅基地的继承须遵循以下规定:
首先,宅基地的继承必须遵守法定继承顺序,也就是先继承子女,再继承父母、配偶、兄弟姐妹等亲属;如果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没有合法继承人,才能由其他非直系亲属或者其他村民继承。
其次,宅基地的继承必须符合村委会(或乡镇政府)的自治规定,每个村委会(或乡镇政府)都有权制定其自己的鉴定标准和机制,限制不合法的继承人,这包括继承人的年龄、地域、社会地位和合法继承人的数量等方面的规定。
再次,继承宅基地还需符合土地法使用要求,即依照规定配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进行统筹规划、合理使用和高效管理。
因此,如果孙子在法定继承顺序中,排在其父母之前,则可以依法继承宅基地。但是,如果他不在继承顺序中,或是农村宅基地所在村委会规定了其他继承人范围,那么就不能直接继承宅基地。
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继承都应该以法律为准,并符合常识和情理,才能避免因继承引起的争端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