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发生离婚、分居等家庭矛盾时,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常常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中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子女的抚养权是由父母共同行使的,但假如父母无法共同行使或者其中一方父母不能承担子女抚养的责任,就需要进行抚养权的指定。那么,得到孩子抚养权有什么用呢?
首先,得到孩子抚养权意味着需要负责孩子的日常抚养、生活、教育等方面的事务。父母需要确保孩子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水平,并与孩子建立起稳固的关系和感情连接。若得到孩子抚养权的一方父母具备更强的子女抚养能力和资源,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尤其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是极其重要的。
其次,得到孩子抚养权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掌握家庭事务的话语权,比如孩子的教育方式、医疗问题、其他家庭事务等。这样可以确保孩子的最大化利益,并能够更好地保障子女的自身权益。
最后,得到孩子抚养权意味着拥有一定的经济支配权。在中国,指定抚养权的一方父母需要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开支,包括食物、住房、教育和医疗等。而如果对方父母拥有孩子抚养权,则需要承担一定的生活费用支出。在离婚等婚姻矛盾解决后,这是经济利益诱因往往是争夺孩子抚养权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得到孩子抚养权不仅仅意味着对孩子的责任和管理,而且还掌握了家庭事务的话语权、对经济支配有一定程度的掌控等重要的利益。因此,父母们应该从孩子自身利益出发,通过协商或其他方式尽可能地达成共识,健康完善地行使抚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