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双方在解除婚姻关系前达成一致的协议,包括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探视等方面的规定。对于因出轨而达成的离婚协议,其有效性具有一定的争议。
首先,出轨行为不一定会导致离婚协议无效。根据我国现行婚姻法,没有禁止出轨者签署离婚协议的规定。而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依据个案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出轨的原因、程度、影响等因素,评估达成的协议是否合法有效。如果离婚双方在出轨行为之后仍能基于平等自愿的原则达成协议,该协议仍然是有效的。
其次,离婚协议的有效性还要取决于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例如,在财产分割方面,离婚协议应当遵循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例如保障婚姻期间共同财产的权益、遵循公平原则等等。如果协议规定与相关法律不符,则可能会被法院认为是无效的。
最后,离婚协议的有效性还与各地法院的司法实践相关。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审判经验,可能会对出轨情况下达成离婚协议的条件和标准有所差别,因此参考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是十分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因出轨写的离婚协议并不一定是无效的,在法律和司法实践的约束下,协议双方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和公平原则进行协商达成。同时,离婚协议对于维护离婚双方的权利和减少离婚纠纷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