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如果被发现,会面临严厉的刑罚。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轻到重,对挪用公款的判决如下:
1. 轻微情况: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小,且犯罪情节较轻,可以被判处罚款,拘役或者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2. 情节较重: 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并具有明显的违法犯罪事实,严重侵犯了国家财务的利益,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罚款。
3. 极其恶劣:如果挪用公款数额极大,或者犯罪事实极其恶劣,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终身监禁,同时需要缴纳高额罚款。
总而言之,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犯罪行为,无论数额多少,都会受到法律严厉制裁。为了避免犯罪带来的后果,公务人员在工作时应当遵守职责,严格把关,杜绝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