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或侵占公款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犯罪行为,直接涉及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对于这种行为的取证过程,需要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采取一系列法律措施进行。下面就对此进行说明。
首先,公款一般是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单位收取的,必须有交款人、用款人、财务人员等一系列记录和流程记录,这些记录都是可以供取证的材料。而公款的支出必须经过审批程序,每一个流程必须有相应记录,这些记录都可以用来追踪公款的流向。
其次,必须找到挪用或侵占公款的证据,可以通过询问涉案人员、查阅银行账户等方式进行。在调查过程中,需要找到从公款中转账到个人账户的证据,这些证据应该留有相应的记录和流水,可以通过银行账务查询获取。
第三,要证明挪用或侵占的数额及其程度,需要对相关人员的财务账目进行审核,尤其是涉及到大额资金的时候。同时,还要对涉案人员的生活作风进行调查,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水平、贵重物品等方面找到线索。
最后,还需要现场勘查,即通过对涉案人员从事的工作单位进行查证,比如:借用公款的其他办法,再现出可能存在的挪用公款的方式和手段,这些证据都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要取证挪用公款或侵占公款的行为,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调查和取证,真正的挪用公款者往往把证据纤毫毕现都清除干净,对于调查人员而言,需要非常细致、慎重和全面,依法依规地开展工作,以确保有力地打击这种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公正、法治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