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再起诉的有效性,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一般来说,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自愿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一般需要向法院提出离婚申请,由法院依法审查并裁定离婚。在协议离婚过程中,双方需要达成一致,协商各项离婚事宜,如财产分割、抚养子女、探望权等。
如果经过协议离婚后,其中一方又向法院再次提出离婚诉讼,一般情况下,法院会认为协议已经生效,但也有一些情况下,协议离婚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首先,在协议离婚过程中,如果双方在财产分割、抚养子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或者存在一方被逼签署离婚协议的情况,那么协议离婚就可能无效。此时,如果一方重新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法院有可能认定离婚协议无效,重新审理离婚事宜。
其次,如果在协议离婚过程中因为一方故意隐瞒或者提供虚假证据导致协议离婚的事实不符合实际,那么协议离婚也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此时,如果一方重新提出离婚诉讼,法院也有可能认定协议离婚无效,重新审理离婚事宜。
总之,协议离婚再起诉的有效性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存在不公平、虚假签署等情况,则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因此,在离婚协议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明确离婚协议的具体情况,避免出现协议离婚无效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