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拆迁安置房在理论上是合法的,但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存在很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首先,拆迁安置房的产权性质存在疑问。虽然安置房的产权归属在当地政府,但拆迁安置房的使用权是属于拆迁户的,这意味着如果拆迁户将自己的使用权出售给他人,连带着的产权问题就会难以解决,尤其是在未来政策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归属解释,从而导致产权问题的风险增加。
其次,拆迁安置房的估价存在巨大争议。在地价猛涨的大环境下,政府安置房的价值也在快速上涨,一些刚需购房者往往会冒着购买不良房产的风险,购买拆迁安置房。但是,政府安排的安置房并不像商品房那样按市场价定价,而是按照很低的建造成本定价,因此在估价上存在很大的争议。一些恶意中介或业主可能会人为提高安置房的估价,让购房者付出更高的价钱,从而获得不菲的利润。
最后,拆迁安置房的未来价值不确定。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政府逐渐取消了拆迁安置政策,此外,随着安置房的数量越来越多,市场上的化解压力也越来越大,政策制定方也可能会取消或转移拆迁安置房的针对性政策,这就会让购买者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
总之,买卖拆迁安置房是有风险的,需谨慎决策。建议购买者在购买前,要详细了解安置房的政策、估价和未来价值等方面的信息,考虑风险和利益后再做决定。同时,购买者应选择合法且有信誉的房地产代理机构或中介机构进行交易,以获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