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职务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利益。员工如果被发现挪用公款,其应当接受法律惩罚,并且可能会因为这一行为面临开除的风险。然而,员工被开除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应该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
首先,在开始开除员工之前,管理层应该通过调查确认员工是否确实挪用了公款。这可以通过对银行账户和其他账目的调查来完成,一旦挪用公款的事实得到证实,企业应该立即联系相关的执法部门进行事宜处理。
其次,在没有法院裁决的情况下,企业仍然可以开除员工。法律规定,企业可以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因员工的严重违反工作纪律和工作规定行为开除员工,并依据合同规定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挪用公款属于极其严重的工作违法行为,符合开除的条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应该在开除前向员工提供合理的听证机会。员工应该有机会进行申辩和辩护,甚至可以请律师代表,以确保程序的公正和合法。此外,规定员工的职务和权限的劳动合同条款应当与职位和工作内容的实际需要相对应,如实反映员工的工作性质、范围及设备、机具等的情况,以规避法律责任。
总之,挪用公款是严重的职务违法行为,企业可以在员工挪用公款事实得到证实后开除员工。但企业在开除员工之前应该进行调查并为员工提供听证机会,以确保程序合法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