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住房的用地,具有长期的使用权和遗传性质。按照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为国家所有,而宅基地使用权归农村集体组织或农村居民所有。因此,农村宅基地只能用于居住,并不允许进行出售或转让。
若有农村宅基地确实需要售卖,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首先,售卖方必须是该宅基地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并经过宅基地所属集体组织的同意。其次,售卖方需到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宅基地变更手续,注销原有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宅基地的所有权证,并缴纳相应的税费。最后,在新的产权证上,需要标注“非农用地”或“限制净地”等相关说明,限制其用途为居住。
如果农村宅基地已经售卖且合法拥有所有权,那么售卖方可以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但需要遵守当地建设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避免造成违法建筑。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宅基地的地块面积有限,因此在建造房屋时需考虑用地和建筑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以避免扰乱农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和集体利益。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卖了后可以盖房,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并注意合理利用土地,避免违法建筑和影响农民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