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拆迁法规,村里拆迁协议应该经过合法程序,由相关部门在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所在地方政府的同意后签订。以下是村里拆迁协议的基本内容和写作注意事项。
一、基本内容
1.协议将包括双方的详细地址、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2.拆迁范围:此条包括了拆迁对象的详细信息,如房屋、场地、设施等。
3.处理标准:这是村里拆迁过程中最基本的问题,涉及到拆迁赔偿方案、津贴、福利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赔偿标准、补偿方式、房屋补偿方式、拆迁补偿、房屋征用补偿等问题的说明。
4.属地问题:协议将规定拆迁对象的归属地是否发生改变,包括所在的乡镇或城市等。
5.环保问题:拆迁过程中需要对环保问题予以充分考虑,如搬迁后是否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等。
6.其他问题:经济补偿外还需要对运输安排、卫生设施、学校教育、交通规划、社会保障等进行充分考虑。
二、写作注意事项
1.编写必须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 合理、公正、公平、明确, 措辞严谨,不得含有歧视、矛盾、虚假、以权谋私的内容。
2.协议签订前,拆迁对象必须充分了解协议内容,如有疑惑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咨询并进行确认。
3.协议签订后,相关部门应当继续与拆迁对象充分沟通,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法律保护和服务。
4.建议在协议中约定拆迁的时间以及拆迁后的迁入时间,有利于规划和安排。
5.相关部门应注重协议办理的时间性问题,确保拆迁协议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6.在协议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完善操作细则,防止因未尽之事产生争议。
总之,一个完整、合法合理的村里拆迁协议需要在经过合法程序后,根据拆迁法规和实际情况充分制定和完善,相关部门和拆迁对象签署协议前都应进行详细的沟通,并确保签署协议后及时提供必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