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按照一定规定分配给农民的住宅用地,属于集体所有制,不能被出售或抵押。然而,根据《宅基地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符合宅基地使用条件的宅基地,可以办理房屋所有权或使用权登记,但这并不等同于颁发房产证。
按照现行法律,我国只有城市土地才可以办理房产证,因为城市土地已经划归为国家所有制,能够流转和转让。而农村宅基地是农民个人使用的土地,不属于国家所有制,因此仍然不能办理房产证,只能注册登记房屋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事实上,宅基地通常用于农民家庭的住房建设,有住房使用权即可解决居住问题。
尽管不能办理房产证,但是宅基地可以办理房屋所有权或使用权登记,这是为了保护农民的房屋权益和利益。如果未经登记的宅基地上建房,对于权利界定和合法性认定都是有潜在风险的,会对农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所以,农村宅基地虽然没有房产证,但是有登记证书,可以证明农民对该宅基地的合法使用权,保障农民在众多问题中的利益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