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明确了农村宅基地的使用管理方法和制度。该条例提出的新政策为农村宅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了法律支撑。
那么,农村宅基地新政策究竟多少钱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农村宅基地的转让和使用不应成为赚钱的手段,不能直接以金钱交易的形式进行买卖。
根据《条例》规定,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建造住房、生产生活和专属公共服务设施所占用的土地,是农村居民依法享有的土地使用权。宅基地的确权方式为“家庭固定”并进行登记,宅基地归农村集体所有,居民享有使用权,但不具备所有权和转让权。
因此,农村宅基地并不能直接买卖,如果需要增加、减少或者改变宅基地的使用权,则需要在家庭内部转让或借、租、赠等合法方式进行。
同时,新政策规定,宅基地的使用面积应根据家庭人口合理设定,面积大小一般不得超过建设用地面积。对于在已经征收的宅基地上已经建房或者新建住房的,则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或其他有关费用。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新政策并没有直接规定价格多少钱,而是明确了宅基地的使用管理办法和制度,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依法享有土地使用权,并且增加了宅基地的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