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指在城乡建设、市政公共设施等方面需要拆除居民住房时,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人权和利益,而由政府提供给拆迁居民的新房。在拆迁过程中,政府提供的安置房是按照规定面积、品质、位置和价格进行分配的。但是,不少拆迁居民会选择私下交易拆迁安置房,这种交易是否有效呢?
从法律上来看,私下交易的拆迁安置房是非法的。按照我国《物权法》规定,所有财产包括房屋、土地等均属于公共财产,不能私自买卖。此外,拆迁安置房也不能从政府手中私下出售,这里面存在很多潜规则,很可能会导致居民的利益受损。
在实际操作中,私下交易拆迁安置房具有很大的风险和隐患。首先,私下交易可能涉及到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可能会面临政府处罚和民事诉讼的风险。其次,私下交易可能导致安置房的品质和价格存在问题,无法得到政府的补贴和赔偿,且难以得到法律保障。再次,私下交易可能存在中介炒作房价等问题,甚至可能被骗子卷款跑路,给交易双方造成很大的困扰和损失。
综上所述,私下交易拆迁安置房是不合法的,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隐患。在拆迁安置房的分配过程中,居民应该依法依规严肃对待,在政府的协助下得到合适的安置方案和房屋。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拆迁安置房市场的监管,从根本上打击一些不良中介和骗子的行为,保障拆迁居民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