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拆迁是一个常见的现象,由于政府为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拆除一些老旧的建筑物,因此,必要的购买拆迁安置房是必然的。拆迁安置房的买卖行为与一般住房的买卖行为相同,也需要支付契税。那么,如何交契税呢?
首先,契税是指所有不动产的交易都需要支付的税费,包括房屋、土地等。目前,中国大陆的契税是根据交易买方购买的房屋或土地公证价值计算的,公证价值越高,交纳的契税就越高。具体来说,拆迁安置房在购买过程中需要交纳契税的比例是1%。
其次,在交纳契税的过程中,首先交易双方需要在税务局进行备案登记,之后将备案登记表格和一些必要的身份证明文件、资产证明文件等材料提交到地方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稅務機關会根据备案登记来核算购房者的应交纳契税金额,之后,购房者需要在规定时限内将契税款项转入税务局指定账户。最后,稅務機關会为购房者颁发纳税证明。
需要注意的是,在补齐所有交纳契税所需文件之前,购房者是无法取得拆迁安置房的产权证书和房屋锁匙的。因此,在交纳契税的过程中,购房者需要妥善保管所有必须的证明文件,并且根据规定的时间限制向税务部门缴纳契税款项,才能顺利取得拆迁安置房的产权证书,开始正式使用、装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