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城乡规划体系中,宅基地是指由农村居民持有、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书等土地管理资料证明的农用地或未利用地,并且已确认为该农户永久占有、使用的一个特殊土地性质。宅基地作为农村居民的基本住房用地,政府不仅提供了宅基地的用地政策支持,还规定居民对宅基地的建设、使用、流转等的行为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从法律层面来看,农村宅基地上盖楼是具有一定的违法性质的。首先,宅基地的土地性质是农用地或者未利用地,并没有将其改变为商业用地。而对宅基地上盖楼涉及到的用途进行改变,这么做会涉嫌违反土地利用规划法中的相关法规。其次,宅基地建设还应当符合有关城市与农村规划的规定,太高的房屋,可能会影响到相关的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违反城乡规划方面的法规,也难以获得相关行政许可。
农村宅基地上盖楼是违法的,但事实上,在农村地区,却存在着很多违法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职能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力,监管不到位,很多农民并不理解宅基地的用途和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政府应当对宅基地进行规范并加强监管,而农民也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利用自己的宅基地,为自己的生活增加便利,同时又不会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