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协议是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拆迁过程的公平、合理、合法性。一旦拆迁补偿协议签订之后,双方应当按照协议内容履行义务。但如果拆迁补偿协议存在某种问题,被拆迁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撤消。
拆迁补偿协议可以撤消的条件
首先,在拆迁补偿协议签订之前,双方必须有完整的合法和有效的信息公开和向被拆迁人通知,包括拆迁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以及拆迁补偿时间等重要内容。如果这些信息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隐瞒,那么被拆迁人就有权力撤消拆迁补偿协议。
其次,如果拆迁补偿协议存在欺诈行为,例如双方协商补偿数额时,拆迁方采取强迫手段或者实施威胁恐吓等不正当行为,那么被拆迁方有权利向法院申请撤消拆迁补偿协议。
最后,如果拆迁补偿协议违法,例如协议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公序良俗,那么被拆迁人也可以申请撤消拆迁补偿协议。
拆迁补偿协议的撤消流程
被拆迁方如果决定要申请撤消拆迁补偿协议,首先需要咨询专业律师,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拆迁补偿协议撤消的合理途径。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以下执行流程:
1.向拆迁方提交书面申请。
被拆迁方首先需要准备好书面申请,明确撤消拆迁补偿协议的原因,并且要求拆迁方在合理时间内给出回复。
2.申请调解或者仲裁。
如果双方在书面申请之后无法达成协商或者存在争议,那么被拆迁方可以选择向有关行政部门、拆迁补偿委员会或者仲裁机构申请调解或者仲裁。
3.提起诉讼。
如果调解或者仲裁失败,那么被拆迁方可以提起诉讼,向人民法院申请撤消拆迁补偿协议。
总体来说,拆迁补偿协议是要保护被拆迁方的利益的,如果协议存在问题,那么被拆迁方有权利进行撤消。但是,在撤消拆迁补偿协议的过程中,被拆迁方需要注意法律程序,合理选择途径并且全面准备资料和证据。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加强对拆迁补偿协议签订过程的监督和审查,确保协议公平、合法、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