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婚姻法,孩子一般归属于父亲和母亲双方的监护权之下。如果父母在离婚过程中产生争议,孩子的抚养权会成为他们争夺的对象之一。然而,孩子满十岁并不一定能够争取抚养权,这需要具体分析。
首先要明确的是,孩子满十岁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独立选择自己的监护人或者改变抚养安排,法律并不支持孩子不经过父母双方的同意而单方面做出决定。不过,对于满十岁的孩子来说,法律会更多地考虑他们的意见以及发展状况。
在争夺抚养权的过程中,法律会考虑以下因素:
1. 常住地和学校。孩子的常住地和就读学校会被看作是孩子的生活基础,这也会成为判决方面的考虑因素。
2. 父母双方的情况。法官会考虑父母的居住稳定性、收入水平、家庭成员、是否能够照顾好孩子等因素。
3. 孩子的意见。孩子的意见虽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孩子的意见会被视为比较重要的参考,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
但是,就算孩子对某一位父亲或母亲表达了偏好,这并不代表孩子的意愿就能被充分地反映在最终判决中。法官还会考虑孩子的安全和稳定发展,比如如果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暴露在家暴、虐待、滥用毒品等危险环境之中,父母单方面争取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综上所述,孩子满十岁后并不具备直接争夺抚养权的资格,但是孩子的意见会被看作是评估抚养权争议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家长在争夺抚养权的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孩子的需要和利益,为孩子争取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