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协议书是夫妻在分居过程中所达成的协议,用于规定双方在分居期间的生活、经济、财产等方面的问题,并考虑到可能存在最终离婚的情况。因此,分居协议书一旦达成并签署,其约定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起到证据作用。
然而,如果分居协议书的约定与法律规定不一致,则相应的约定将是无效的。例如,夫妻在分居协议书中约定放弃法律规定应享有的财产分配权利、子女抚养权利等,这些约定都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能成为离婚诉讼中的有效证据。
此外,如果分居协议书之后夫妻关系恢复了,夫妻双方又重新共同生活,那么原有的分居协议也会被撤销。因此,分居协议书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恢复夫妻生活、离婚、财产分配纠纷等情况下其效力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综上所述,虽然分居协议书是一种约定,但其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就无法成为有效证据,也可能会在离婚程序中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