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随之而来的是拆迁工作,这是城市改造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实施拆迁工作时,政府必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遵循程序,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在协议拆迁中,原居民和政府签署协议后,按照协议规定的补偿方式和标准进行拆迁。对于被拆迁人而言,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比强制拆迁更加灵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利益。
那么在协议拆迁后,是否还需要走土储程序呢?实际上,土储是指政府通过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将土地存储在国家储备土地库中,以便进行公共建设、城市规划等各项工作。一般情况下,协议拆迁中的被拆迁房屋所占用的土地会被收回,因此涉及到土储的问题。
但是,对于协议拆迁而言,土储程序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化的。实际上,在协议拆迁后,政府已经和被拆迁人达成了协议,并按照协议规定对其进行了补偿。在这种情况下,土储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被拆迁土地的管理和使用。因此,在协议拆迁后,政府只需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完成相关手续,将被拆迁土地存入国家储备土地库中,不需要再向被拆迁人进行补偿。
综上所述,在协议拆迁中,被拆迁人和政府已经达成了协议,并按照协议规定进行了补偿,因此在走土储程序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再向被拆迁人进行补偿。政府只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完成相关手续,将被拆迁土地存入国家储备土地库中即可。但是在实践中,土储程序可能会因具体情况而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辨析和具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