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是指政府为进行城市规划或重大项目建设而对现有居民住房进行强制清理和拆除,同时提供相应的安置补偿措施。在中国,拆迁安置政策的实施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当时,随着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和经济呈现高速增长趋势,但城市规划和发展步伐远远赶不上这种快速发展的需求。城市的道路、桥梁、公园、商业中心等大型项目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资产资源支持,而城市土地多为已有住宅区。因此,拆迁安置政策在当时被提出并得到实施。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浦东新区的开发建设成为上海市的重点任务,为此,政府开始强制拆迁、更改用途,收回地面资源。同时,在浦东新区发展过程中,政府还实行了高标准的拆迁安置政策,为被拆迁的居民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安置方案。其它城市的城市化发展也推动了拆迁安置政策的提出和落实。
近年来,由于拆迁安置政策的实施方式和程度不同,也出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问题,例如拆迁安置补偿问题、居民被强拆问题等。因此,政府也加强了对拆迁安置政策的监督,调整和完善政策,以保证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