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挪用公款的罪犯,通常会面临法律的制裁。而判处的刑罚主要依据其挪用公款的规模和情节,在刑法中相应的罪名为“贪污罪”。
根据刑法规定,贪污罪的量刑标准是挪用公款数额的大小。按照目前我国的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50万以下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挪用公款数额在50万至200万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在200万以上的,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而对于本案中涉及到的27万挪用公款,其数额虽然不算太大,但也不算小。因此,根据刑法规定,涉嫌挪用公款的罪犯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处罚。
除了数额之外,挪用公款的情节也会影响判决结果。如果罪犯有自首、认罪悔罪等情节表现,可适当从轻处罚;如果行为特别严重,比如涉及到巨额公款或者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可能会面临较重的判决结果。
总之,对于涉嫌挪用公款的罪犯来说,必须承担起自己的法律责任。在为公款流失进行追责的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共资源的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