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挪用公款是一种涉及巨额资金的严重经济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该行为属于贪污罪,处以刑罚,同时该行为还应该依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刑。
在具体判刑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犯罪金额:银行挪用公款的金额达到了7万,属于较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下的应当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因此,该行为的刑罚应该在拘役以上,且不低于3年有期徒刑。
2. 犯罪手段:银行挪用公款涉及金融机构,也需要考虑其犯罪手段的复杂程度。例如,如果他是通过利用银行系统漏洞或者操纵银行账户进行挪用公款的,那么其犯罪手段就更为恶劣,应当加重惩处。
3. 归还程度: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及时归还挪用公款或者积极配合银行挽回损失,那么也应该在判刑时考虑到其积极表现,并给予减轻惩处。
因此,对于银行挪用7万元公款的嫌疑人,应该视其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和归还情况,给予3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还应该加重惩处,如处以罚金等。这不仅体现了法律对犯罪行为的惩治,也保护了银行和社会公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