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中,一般来说,18岁是成年人的界限,也就是说在这个年龄之后,一个人可自主做出自己的决定,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而对于未成年人,法律会根据相应的规定对其进行保护,其中包括监护、抚养等一系列措施。
在抚养权方面,法律规定,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由父母行使,到子女达到18周岁或已婚或者有工作收入或宣告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之日起,父母的抚养权自行终止。因此,当一个人达到18周岁时,父母可以不再行使抚养权,也不再承担抚养责任。
当然,由于某些原因,父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续行使抚养权,但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比如,如果未成年子女在高中或者大学期间学习较差,或者存在生活上的困难,父母可以向法院申请继续行使抚养权,保障孩子的成长和生活所需。
总的来说,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规定,通过合理的法律保护,可以保障孩子健康成长,也可以让父母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而随着子女的成年,父母的抚养权也会自然失效,子女将会依靠自己的力量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