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以自己的名义或他人名义,违规使用公共资金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必须予以严惩。对于挪用公款者,可以采取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甚至刑事诉讼等多种方式进行追究。
民事诉讼是指挪用公款引起的经济纠纷,可以通过起诉他人、裁定承担民事赔偿、分配财产等方式实现追究挪用公款的目的。行政诉讼主要是指国家机关依据行政法律规定对挪用公款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管,如要求返还挪用的公款、停止违法行为等。刑事诉讼则是对于犯罪性质较为严重的挪用公款行为进行惩戒,如判刑、罚款等。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追究挪用公款者,都需要有证据证明其行为的事实性和法律性,否则无法依法处理。对于打击挪用公款行为,除了追究个人责任外,还需要加强制度监管,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防止挪用公款这一恶劣现象的再次发生。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需要通过诉讼程序追究责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同时也要加强预防和整治措施,有效实现监管和风险防范,从而促进社会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