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需要签订协议,离婚协议需要经过双方自愿协商达成,并经过公证或者经过法院审判确认。当然,在此基础上,如果离婚协议存在不合理情况,就需要进行具体情况分析。
首先,离婚协议中不合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划分财产不公平。如将婚姻期间共同财产划分分配不公,导致一方经济上受到损失。
二、不合理的赡养费。如离婚协议中约定的赡养费过低,无法满足被赡养方的生活需要。
三、不合理的抚养权。如离婚协议中对孩子的抚养权划分不合理,导致孩子不能得到合理的抚养和关爱。
对于上述不合理情况,应当进行申诉或者提起诉讼,并且由法院进行判决或者调解。如果协议中部分内容不合理,但是可以调解解决,则可以进行协商调解,达成合理的协议。
另外,一些离婚协议中可能存在欺诈、虚假的情况,这样的协议通常是无效的,双方应当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处理。如果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是基于迫于压力或者恶意,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
总之,离婚协议的合理性及有效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只有合理和公正的离婚协议,才能够使离婚双方以及孩子得到合理的保障和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