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离婚协议书是在离婚诉讼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解决方式。这样的协议书一旦签署,双方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的诉讼程序,加快离婚的进程。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签了离婚协议书也是可以起诉的。下面就来看看哪些情况签了离婚协议书也可以起诉。
第一种情况是,当双方签署的协议中存在互相隐瞒财产等重要情况,或协议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时,任何一方可以要求撤销协议并起诉。因为在签署协议书的过程中,双方应该如实地告知对方自己的财产信息,如果其中一方故意隐瞒了财产,导致另一方损失,那么被损害方就可以基于合同法、民法等相关法律要求撤销协议,并起诉要求获得合理的赔偿。
第二种情况是,当离婚协议书中涉及到孩子的抚养、教育等问题,如果协议对孩子的利益不利或侵害孩子的权益时,双方也可以要求撤销协议并起诉。因为在我国,孩子的利益应当放在首位,根据《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由父母担负抚养责任,因此离婚协议中对孩子的权益、抚养费、探视等问题都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利益,如果协议中不当的安排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权益,那么父母也可以基于保护自己孩子的利益而起诉要求撤销协议。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情况,如协议中规定了禁婚期的长短不合理、双方不平等、强迫签订协议、协议的约定与公序良俗、社会公共利益相违背等,也可以要求撤销协议并起诉。因此,在签署离婚协议书时,双方要慎重考虑协议内容,并在签署前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发现有不合理之处,则可以选择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