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占有或使用国家或集体财产、资金或其他财物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活动。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的一种,罪行轻重根据挪用公款的数额而定,不同数额的挪用公款判刑情况如下:
1. 数额较小:挪用公款数额在2万元以下的,构成贪污罪,属于轻微情节,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 数额较大:挪用公款数额在2万元以上但不超过10万元的,构成贪污罪,判刑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数额较多:挪用公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但不超过100万元的,构成贪污罪,判刑10-1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 数额巨大:挪用公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构成贪污罪,判刑15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或者巨大的情况下,罪犯未能退赃的,还将被追缴财物。而对于未成年人的挪用公款行为,一般情况下应该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进行惩戒。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的数额越大,判刑也越严厉。因此,任何毫无良心的盗窃和挪用公款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