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违反了社会公共道德和法律法规,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如果涉案金额达到八千元及以上,应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将公款挪为私用或者挪用公款非法占有,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挪用金额较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涉案金额高达八千元,则应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况。
如果被告人在挪用公款的行为中有重要地位或者是重要人员,还会涉及到另一个罪名,即职务侵占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收受、索取、非法占有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涉案金额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而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处理挪用公款罪的案件中,除了要考虑涉案金额和罪犯是否有重要地位或者重要人员的因素之外,还应考虑罪犯是否立即赔偿所挪用的公款以及是否主动交代问题,这些都将会对刑事责任的量刑产生影响。总之,只要违反法律规定,挪用公款就是犯罪行为,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