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经过合法程序划拨给农户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按规定给予建设、使用住房和附属设施、经营及发展经济等权利的土地。宅基地的建设和使用,为农民提供了基本居住和经济条件,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宅基地的办证,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早在2019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规范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使用和流转。其中,关于宅基地的产权证书的发放,政策并未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宅基地证的办理。
此外,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用权属证书等方式予以保障”。由此可以看出,在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保障农民的产权方面,政府始终有着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农村宅基地还能办证。虽然政策尚未普遍实行,但是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宅基地证的办理。对于农民来说,通过办理宅基地证,不仅可以保障自己的产权,还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后续的土地流转、贷款等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