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制度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农村土地制度之一,是农民的基本财产保障,也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的审批和管理是由乡、村两级政府进行的。根据宅基地管理条例,农村宅基地必须符合宅基地的法定用途,即用于农民居住和生产经营。同时,宅基地的用途不得变更,也不得对外出租、转让或者抵押。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防止土地流转和乱划拨现象的发生。
在实践中,如果农民需要新建宅基地或者扩大宅基地的面积,依然需要进行审批。而在新建和扩建的审批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宅基地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应该加强宅基地的管理,防止以宅基地名义非法占地、私自拓展宅基地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的基本财产,应当得到有效保护。虽然宅基地审批需求逐渐减少,但在必要的时候,仍然需要进行审批。同时,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宅基地管理体系,防止宅基地违法用途的出现,实现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规范化和长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