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孩子姓氏的问题一直备受争议。在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约定使用其中一方的姓氏,但不得通过协议改变法定姓氏。因此,夫妻离婚后,孩子应该使用的姓氏应该是由法律规定的。
然而,对于离婚后孩子姓氏的问题,根据现行的《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子女的姓氏由有父权、母权者协商确定,或者由子女自己选择,但选择应该在18周岁前,成年后不予变更。即便离婚时采取了协议姓氏的做法,其效力仅仅止于离婚时期。
因此,离婚后孩子随母姓的协议姓氏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有效。若协议是在离婚前签署的,那么该协议可以成为离婚协议的一部分,但在孩子18岁生日前,其父母始终可以对其姓氏作出变更。如果离婚时没有签署姓氏协议,那么由孩子的父母协商决定。
总之,对于离婚后孩子姓氏的问题,应该遵循法律规定,尊重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夫妻双方应该为孩子的成长着想,不应该让他们陷入姓氏争端的漩涡中。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和健康贡献自己的爱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