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孩子的姓氏是一项非常敏感的问题。父母双方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见。一些婚姻破裂的夫妻会选择将孩子的姓氏归属于母亲或父亲,这种协议也成为离婚孩子姓母协议。但这种协议是否有效呢?
实际上,离婚孩子姓母协议的有效性是存在争议的。根据中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孩子出生时所取的姓氏应该是由父母双方共同协商后决定的。如果父母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主管部门指定。所以,离婚后父母双方签订的姓氏协议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只有在协议受到正式审批,并有有效的法律文书支持时,方可视为有效。
另一方面,如果双方签订姓氏协议后,有一方对此提出异议,法院也可以对该协议进行审查。如果经审查认为该协议不符合法律规定,那么法院可以将其视为无效,可以依据双方的资质、生活环境等实际情况决定孩子是否采用母亲或父亲的姓氏。
综上所述,离婚孩子姓母协议只有在得到法律有效支持之后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协议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存在争议,则应由法院进行判断,并判决采用何种姓氏。在协议签订前,双方要深入沟通、协商,尽可能达成一致意见,避免将争议带入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