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指政府为了拆迁改造而安排给被拆迁人居住的房屋。对于拆迁安置房如何办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权证明
拆迁安置房要进行产权证明,证明住户是这套房子的合法拥有者。在申请产权证的时候,需要提供购房合同、土地使用证、住房公积金证明、购买发票等证明材料。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政府部门对产权证明的具体要求可能略有不同,因此需要注意具体要求。
二、公共维修金缴纳
拆迁安置房有一个公共维修基金的缴纳问题。公共维修基金是用来解决拆迁安置房建筑升级、维修等问题的资金。该费用由住户或业主缴纳,具体数额按照房屋面积和所在地区不同而定。因此,住户在申请产权证明时需要查看是否已经缴纳了该费用。
三、登记备案
完成产权证明和公共维修金缴纳之后,还需要到当地政府登记备案。登记备案需要提供产权证明、公共维修金缴纳证明、身份证明等证明材料。在登记备案之后,住户才能够取得该房屋的完全所有权。
综上所述,拆迁安置房产权证明、公共维修金缴纳和登记备案三个过程必须都完成,才能最终取得该房屋的完全所有权。同时,申请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具体要求,确保申请材料的全面、准确和规范,以免影响申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