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挪用公款是企业内部的一种内控缺陷,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企业在发现出纳挪用公款时一定要尽快采取措施进行审计。以下是出纳挪用公款的审计步骤。
第一步,确认涉案金额。审计人员应当仔细核实出纳的财务记账记录,寻找是否存在与实际总账不符合的异常处。同时,也要仔细审查出纳的日常开支和结算方式,以证实是否有挪用公款的嫌疑。如确有挪用公款嫌疑,就需要对挪用金额进行确认。
第二步,查阅相关凭证。审计人员应当仔细查阅公司的相关凭证,例如收据、付款凭证等,以核实出纳挪用公款的事实。同时还要查阅公司的内部审计报告和调查记录,并呈现给审计委员会。
第三步,审计人员应当对出纳的银行账户进行审计,以查明是否存在资金流向不够清晰或没有记录的情况。审计人员还要确认账户余额与出纳报告相符,以确定公款是否被挪用。
第四步,审计人员还应当检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其中关于财务审计和出纳管理的制度更应进行审查。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存在漏洞,那么被发现的内部欺诈行为就更容易被行凶者所利用。
第五步,由审计委员会制定意见报告,报告内容将包括清晰的所发现的欺诈行为,给予建议内部制度修改的方案等等。
总之,对于出纳挪用公款这样的行为,企业必须掌握审计技能,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欺诈可能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公司员工的风险意识,使发生欺诈行为的机会尽可能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