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其罪刑严重,一般来说无法逃避法律的制裁。具体金额虽然不同,但是均属于挪用公款,因此无论挪用金额是否达到2万元,都应该严肃对待。
首先,挪用公款是一种侵吞国家财产的犯罪行为,属于刑事犯罪。依照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的规定,数额较大的挪用公款罪可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挪用公款只要被发现,就有可能被判刑。
其次,挪用公款涉及到的是国家财产,该行为会受到政府、监管机构的关注。一旦被查实,除了要承担法律责任之外,还有可能因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导致职务调整或甚至是失去工作,还会在社会上受到舆论的谴责和唾弃。挪用公款的行为,如果被举报或者发现,一定会受到现实中各方面的追究。
总的来说,挪用公款2万元是一项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容易未有法律的制裁而受到严重惩罚。事实上,挪用公款追究起来是将侵吞公共财产手段和金额大小相关联的情况,只要被查实,必然要承担个人和社会的巨大代价,因此应该始终谨慎对待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