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也是损害公共财产的一种行为。因此,在我国法律中,挪用公款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犯罪行为,一旦有人被刑事定罪,将面临严厉的刑事惩罚。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的刑罚是根据涉案金额的大小来判定的。一般来说,涉案金额较少的,判罚不会太严厉,但对于涉案金额比较大的犯罪分子,其判罚可能会很重。挪用公款一般可以被判罚的时间为几个月,甚至几年不等。
具体来说,挪用公款的犯罪分子如果涉案金额不超过500元,其可被判处拘留或者管制,拘留时间不超过15天,管制时间不超过一年。
如果涉案金额在500元以上但不超过2000元,其可被判处拘役、管制或者有期徒刑。拘役时间为不超过6个月,有期徒刑时间为3年以下。
如果涉案金额在2000元以上但不超过5000元,其可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兼罚金。拘役时间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时间为三年以下。
如果涉案金额在5000元以上但不超过2万元,其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加罚金。有期徒刑时间为3年至10年不等,拘役时间不超过3年。
如果涉案金额在2万元以上且不超过10万元,其可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为10年以内;如果涉案金额超过10万元,其可被判处无期徒刑。
总的来说,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能否避免遭受法律惩罚,要看涉案金额的大小、案情严重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无论如何,每一个公职人员都应该时刻保持纪律、遵守规定,绝不能以个人私利来损害公共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