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由农村居民持有并经过农村集体或国家批准登记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房住宅、家庭农场、农村小产权等用途。在中国,宅基地是保障农村居民住房权利、增加农村收入,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制度安排。但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人在宅基地上建起了超标房屋,占用了大量农村集体用地,扰乱了农村土地经营秩序。于是,很多人开始担心宅基地是否会被收回。
目前,国家对于农村宅基地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宅基地管理条例》中规定,宅基地不能流转、抵押、出租,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占、占用宅基地。同时,宅基地的面积和使用性质必须符合规定,不能超出宅基地用途,不能在宅基地上进行商业性经营活动。如果存在超标准建设、租赁、出售、流转或其他违法或不当行为的,土地部门可以对其处以行政处罚,甚至可以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但是,由于宅基地已经成为了保障农民住房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制度安排,因此,政府不会轻易收回宅基地使用权。大力整治宅基地违法建设和侵占行为,对于符合规定的宅基地使用者,政府会采取法律手段进行保护。同时,政府也会加强对宅基地的管理,建立健全宅基地管理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住房和土地利用条件。
综上所述,虽然可能存在一些不合法的建设和占用,但是宅基地是农民的合法财产,政府会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保护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同时维护法律的权威。农民也应该自觉遵守规定,合法使用宅基地,切勿进行超标建设或违法占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