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子女是由其父母共同扶养和抚养的。如果父母离异,抚养权问题就成为争议的焦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对于抚养子女的纠纷,法院会考虑以下因素:
1. 子女的意愿:当孩子有了认定能力之后,父母离异时孩子的意愿也应该被考虑。如果孩子明确表示想和父亲在一起,那么这个因素也会被法院考虑进去。
2. 父母参加抚养子女的能力:法院也会考虑父亲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而且还要考虑父亲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等。
3. 父母的行为:如果一个父亲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没有履行抚养义务或者故意破坏子女和母亲的关系,法院会考虑这种父亲的行为记录,以此决定是否给予抚养权。
4. 孩子的健康问题:有些孩子需要特别的医疗护理以及心理辅导等,法院可能会判定哪个父亲能够提供更好的照顾方式去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父亲可以争取抚养权的条件是需要满足法院的判定标准。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孩子多大才能选择父亲,但是一般法院会考虑孩子的认定能力和意愿来做出判定。在抚养权纠纷中,如果父亲的经济状况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对孩子的教育和照顾能力也比较强,那么就有获得抚养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