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拆迁安置房诈骗现象屡见不鲜。为打击此类违法行为,法律规定了对骗取拆迁安置房进行严厉打击的规定,并对诈骗金额的认定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拆迁安置房诈骗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骗取拆迁安置房的行为理应被定为诈骗罪。而诈骗罪的社会危害性较高,法律对其刑罚也较为严厉,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在进行骗取拆迁安置房的行为刑事追究时,需要认定受害人的损失金额。这一金额的认定则需基于如下规定:
首先,被骗走的安置房面积和市场价值,应予以计算。
其次,涉及的房产购买费、装修费、税费、退房费等支出,也应被纳入考虑。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被害人因无收入来源或无其他存款而不得不借款、担保等造成的利息、担保费等支出。
总结来说,对于骗取拆迁安置房诈骗金额的认定,一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项经济损失,并依据法律规定作出准确的认定;另外,针对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认定标准,以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