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政府为实施城市重建、道路建设等工程而拆迁原有房屋补偿原居民的一种安置方式。对于购买拆迁安置房的税收政策,需要根据所在的省份以及该房屋的使用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涉及的税种主要有个人所得税、契税和增值税。
首先,对于拆迁安置房的购买者,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购买拆迁安置房时,原居民获得的补偿款(包括货币补偿款和物业补偿款)超过了规定的额度,那么超出部分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来说,以2019年为例,如果补偿款超过20万元,就需要按照年度累计超过20万元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其次,购买拆迁安置房需要缴纳契税。契税是一种不动产转让税,即在买卖不动产(包括房屋、土地等)时征收的税费。对于拆迁安置房的购买者来说,契税的计算方式与普通房屋相同,按照房屋的市场价格的1%~3%征收。具体税率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当地政策而定。
最后,对于购买新建拆迁安置房的购买者,需要缴纳增值税。增值税是一种消费税,即在生产、流通和进口等过程中向最终消费者征收的税费。购买新建拆迁安置房的购买者需要缴纳价值增加的部分,具体税率在5%~11%之间,同样需要根据当地政策而定。
综上所述,购买拆迁安置房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契税和增值税。购买者需要在购买前了解当地的税收政策,以免错过优惠政策或产生不必要的税费。